转载|头桥知新
为深入贯彻奉贤区人才“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搭建高校青年与地方产业、乡村振兴的深度交流平台,近日,头桥街道联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2025年招才引智“贤才大巴”之高校学子“走进奉贤”系列活动。循着“看、研、牵”路径,沉浸式体验头桥乡村振兴实践,为街道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侯建生、头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党群)王捷、头桥街道挂职干部笪丽芳出席活动。

看・振兴画卷:在参观点位间触摸发展脉搏
大巴首站抵达蔡家桥村AI智慧农业基地,师生们走进连片智能大棚,近距离观摩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吊轨载体、AI模型数据深度分析等技术应用,围着基地负责人详细询问智慧农业的运营模式与效益。曾经“靠天吃饭”的传统农田,如今变身“会思考”的智慧田园,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科技为农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随后,大巴驶向东樟记民宿。这家获评市级五星级的乡村文旅标杆,早已以满院雅致静候来客。民宿创始人现场分享冰激凌加工厂的创业历程与民宿运营故事,学员们一边品尝文创冰激凌与咖啡,一边漫步参观:原木质感的建筑与错落的绿植相映成景,古朴韵味中透着精致巧思,从“舌尖上的乡村文创”到“目之所及的在地美学”,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了东樟记的“颜值”与“价值”双提升的乡村文旅融合密码。

最后一站走进全球医疗器械包装材料领域龙头企业——美迪科(上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师生们沿着行业顶尖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近距离观摩设备精准运转的高效场景,师生们深刻感受到头桥街道以链主企业领航的实体产业为坚实支撑,驱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互促共兴的强劲发展势能。

研・融合路径:在对话交流中碰撞振兴思路

参观点位结束后,在卡梅拉亲子营地,师生们通过“听介绍、悟政策、话发展”,了解头桥资源与规划,进而主动探索校地融合、产业升级的可行路径,为头桥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头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党群)王捷为活动致辞,她向高校师生表达“邀贤共建”的诚挚意愿,表示头桥街道将始终为青年人才敞开大门,提供优质资源与广阔平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侯建生表示校地双方有着高度共性与合作基础,期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深化共建实践基地、共育适配性人才等多维度合作。

营商办主任沈嘉俊介绍街道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党群办人才服务专员方佳蕾解读人才政策。

围绕街道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姚婕作出回应。

师生们逐步深入头桥发展实际,8名大学生代表结合全天参观感受,围绕“设施农业带动乡村振兴、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等主题依次发言。
牵・党建搭桥:在深研实践中凝聚校地合力
座谈结束后,学院领导带领师生们赴东新市村开展深度调研,实地走访乐派特马术俱乐部等特色点位,与村党总支书记深入交流乡村振兴经验,直观感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成效。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支部、教工支部与东新市村党总支同步启动党建联建活动,并签署党建联建协议,以党建为坚实纽带,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共建实效,进一步筑牢校地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

从学院到田埂,从课堂到乡村,“贤才大巴”不仅是一次招才引智的实践,更是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未来,头桥街道将继续以“贤才”为桥,搭建更多青年与乡村对话的平台,让更多“贤才之花”在振兴热土上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