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国际商务系徐星老师为中荷学生做专题讲座:探讨“工业机器人在全球价值链韧性中的作用”

发布者:陈文然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20251029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商务系徐星老师为来自荷兰方堤斯应用科学大学(Fontys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及本校的中荷学生作了一场题为《Building Resilient Global Value Chains in the Face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Role of Industrial Robot Applications》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2025中国经济周(China Economy Week 2025系列活动的重要学术环节之一。

讲座围绕自然灾害背景下全球价值链(GVC)的脆弱性与恢复机制展开,重点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在增强供应链韧性中的关键作用。徐星老师基于47个国家、7个行业、4类自然灾害的跨国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如何缓解灾害对国际贸易和生产网络的冲击,并提出了面向不同产业与国家层次的政策启示。

课堂气氛热烈,中荷学生积极发问,围绕不同国家工业机器人使用情况模型的有效性与现实可行性低收入国家为何面临自动化韧性鸿沟’”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徐老师结合实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复杂的经济模型,让非经济学背景的学生也能理解研究的核心逻辑。



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认为,与荷兰课堂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中国教师更注重系统阐释与逻辑推演,而徐老师的讲解恰到好处地结合了两者优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富启发性。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中荷学生对全球经济韧性与数字化转型议题的理解,也为两校未来的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5中国经济周是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国际交流项目,该项目已成功举办八届,旨在帮助海外合作院校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最新动态。活动内容包括校园参访、企业调研(如Squirrel AI人工智能企业),以及学术讲座与文化体验等,旨在促进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学习中拓宽国际视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文:经管学院